近日,我校材化学院23级硕士研究生汪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质量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IF=14.9)上发表了题为“Understanding the key factors in high entropy electrocatalysts for an effici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综述文章,我校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康巧玲老师与金成滨教授。

高熵材料(HEMs)作为一种含有五种或更多接近等摩尔的元素构成的新型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性能的优越性,作为新兴电解水催化剂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望取代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HEMs的合成方法、组成和核心效应等方面,合成方法中的关键因素、不同组分对OER的影响机理以及核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综述首次系统地揭示了HEMs合成方法中的关键因素(包括络合剂、合成温度和煅烧气氛)对HEMs的结构和析氧反应(OER)性能的重要影响。此外,强调了HEMs的组成成分与OER性能之间的相关性,介绍了引入杂原子(如O、S、P、N、C、B)的机制和作用。通过改变高熵合金和包含杂原子的高熵化合物的成分有利于增强活性中心的化学构型,从而提高OER本征活性。此外,还强调了高熵效应、晶格畸变效应、鸡尾酒效应和迟滞扩散效应等4种核心效应对OER性能的影响机理的重要性。最后,本综述强调了HEMs电催化剂所面临的挑战,并概述未来的研究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