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徐斌教授应邀前往材化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讲座,做了题为“基于表/界面工程的先进驱动/传感结构和器件”的学术报告。材化学院院长卫国英教授主持会议,材化学院教师参加了交流。
报告中,徐斌教授介绍了所开发的一种具有超高对比度的拓扑光学传感策略,通过在目标区域的表面褶皱上设置一个薄的光学指示层,在机械压缩应变(>0.4)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强大而精确的信号生成。这种方法通过利用铱-III(Ir-III)荧光团不必要的氧淬灭效应来实现超高对比度信号,弥补了目前机械响应性发光机制的空白。此外,这项技术拥有高应变感应、编码逻辑函数、直接可视化和对局部曲率的良好自适应等丰富的特征。他还提出了一种通过调节微纳粒子表面润湿实现高效普适界面自组装技术,制备保形的单粒子层薄膜技术。通过调整纳米粒子(NP)的接触角,可以极短时间内(5秒内)组装NP单分子层,收率极佳(可达97.5重量%)。该策略在非金属、金属和核壳结构等多种材料上具有普适性,并可以在一次工艺中实现与4英寸硅片相同平面面积的单层,表明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同徐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徐斌教授在响应型材料、应用力学和微观工程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据JCR期刊引用报告统计,他已发表了超过35篇经同行审稿文章,这些文章通常刊登在前5%的期刊中。徐教授是2017年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的杰出审稿人,荣获2016年国际聚合物网络组青年研究者奖、2016年RSC-CSCST杰出青年奖、2016年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科学摄影大赛三等奖。他是英国材料矿物和采矿协会(FIMMM)会士、特许科学家(CSCI)、特许工程师(CEng)、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的成员、英国和欧共体资助机构评委(EPSRC peer review college)、旅英中国学人化学科学与技术学会(CSCST-UK)副主席。徐教授担任超过20种SCI期刊的评论员、国际会议(或分会)主席。他参与了EPSRC资助的英国流体网络(UKFN、EP / N032861 / 1等)中的三个特别兴趣小组(SIGs),并作为管理团队成员为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负责的特别兴趣小组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