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兔”年到来之际,为了让寒假留校的国际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国新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1月19日,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后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迎春接福,喜迎兔年”系列活动。校领导王迪钊副校长,教师代表,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和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留校的部分中外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外师生喜迎“兔”年
王迪钊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到场师生致以新年祝福,他希望寒假留校的中外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特别是不远万里来到我校读书的国际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好地感知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他祝愿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在2023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也对寒假留校特别是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和慰问!

王迪钊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到场师生致以新年祝福
迎春接“福”。在管峰老师细心讲解“福”字和春联寓意、演示如何握笔书写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提笔描起“福”字。对于刚刚入境中国的国际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的初次毛笔字体验课,虽然大多写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长长短短,但这种别具一格的中国文化体验课还是让他们感到兴奋和亲切。因疫情一直在境外上网课,放寒假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 21级摩洛哥女生Amira Charki兴奋地拉着老师评价她写的“福”字,她说:“我太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虽然我在家里会自己对着电脑学习写中国字,但是毛笔写字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希望’福’字能带给我更多更多的luck。”整场活动气氛融洽,笑声连连,洋溢着浓浓的“中国红”年味儿。

国际学生提笔描写“福”字

国际学生展示“福”字
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餐食,饺子同样也是年节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在食堂阿姨们的精心指导下,国际学生们有模有样地学起了包饺子,形态各异的饺子包住了同学们对新的美好一年的愿望。随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学校还为大家准备了清真简餐和水果,校领导、教师代表和中外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已经在中国学习生活第三个年头的20级加纳学生Joshua说:“这是我来中国后,在学校度过的第三个中国年,每年寒假是我们外国学生最’孤单’的时候,感谢学校每年寒假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温暖,我也学会了在中国年的时候包饺子吃饺子,希望包住福运的饺子给我的新年带来好运。”

国际学生学习包饺子
下午,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吴宏宽、副院长白功勋走进国际学生公寓为留校国际学生发放了春节慰问礼包,并带领工作人员对国际学生宿舍进行节前安全卫生检查。学院领导叮嘱同学们,即使假期里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要适当运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不要放松学习,因为假期是最宝贵的充电时间。同时,宿舍内要注意用电安全,外出做好自身防护,祝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